感謝神,老公送大兒子去上學,小兒子還在夢中,而我,吃完早餐後,用我最愛的杯子,泡一杯我最喜歡的Earl Grey,做早晨靈修...

Thank God for giving me this time to study Your words... After seen off my hubby and elder son this morning, I had time to finish my breakfast because Ecchan is still soundingly sleeping in his cozy bed. So, I prepared a cup of my favorite Earl Grey in my favorite cup to have my daily devotion... 

 

DSC_2304  

 

簡單summarize一下今天的經文,創世紀第三章。

 

第一幕:蛇和夏娃(當時敘述為「女人」)的對話。

(The first scene: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snake and Eve, then still called "the woman")

針對神說的「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」,蛇開始狡猾地挑戰夏娃:「神真的說不能吃嗎?」,「吃了,真的會死嗎?」,「沒有這回兒事啦!你吃了也不會死,神只覺得你吃了會識別什麼是好,什麼是邪惡,所以才叫你不要吃的啦!」這樣的問題和理論。他最會扭曲神的話語,讓我們的心裡起疑惑:「神,真的這麼說嗎?」,「如果祂真的愛我們祂應該會....」這樣的疑心。當我們開始猜疑神的心意,心思的時候,我們就會開始懷疑,因為我們的智商和心思都不如神啊。這就跟小孩是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完全懂父母的心思是一樣的。結果,夏娃起了疑心,也因為那棵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看起來似乎「good for food(好像很好吃)」且「delight to the eyes(很吸引視覺)」,所以,她決定吃掉了它!雖然是蛇狡猾地deceit夏娃,但要注意,決定吃掉這顆果實的不是誰,而是夏娃本身。公平一點,蛇只用說的,沒有把果實塞進夏娃的嘴裡,是夏娃自己摘下了果實,張開嘴巴,自己吃進去的。蛇的狡猾永遠都是這樣。他最喜歡的詐欺策略就是「謊言」,他喜歡說一些話在我們的心理起疑惑,疑心,然後當我們相信了他的謊言而犯錯的時候,他就在一旁大聲嘲笑著我們,「你說是我害你的?別亂怪我了,是你自己決定這麼做的!誰叫你這麼笨,相信了我?這下子好了,神不再愛你了!」他做的一切都是要讓我們和神的關係疏遠,讓我們相信他的謊言,「這下子好了,神不再愛你了。你離開祂吧!」。所以當我們犯錯的時候,我們不要從神的面前逃避,而是要走到神面前悔改,請祂原諒我們,讓我們可以從新再來!可以避開魔鬼的陷阱就只有這樣,以謙卑的心,悔改的心走到神面前,懇求祂原諒我們,更新我們,讓我們可以從新再來。

 

第二幕:神,亞當,夏娃的對話

(The second scene: Conversation between Adam, Eve and God)

當有人犯錯時,有關係的人一定脫不了關係。神走進伊甸園的時候,發現祂兩個寶貝躲起來了。所以祂問:「你們在哪裡?」祂是全能的神,難道他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嗎?其實祂知道,可是祂還是問了。這就很像我們和我們小孩的對話。當我們小孩犯錯的時候,我們就會明知故問,因為我們想要他們自己招出來,自己認錯。神沒有馬上說,某某某,你犯錯了,所以你的處法是這樣!祂首先以「你說因為你知道你沒穿衣服所以才躲起來。誰跟你說你沒穿衣服?」這樣的問題開始。然後,祂讓「小孩們」自己敘述他們所做的事情。亞當說「女人叫我吃,所以我就吃。」夏娃說「蛇叫我吃,我就吃。」沒有一個人勇敢擔當自己的過錯,每一個人都說,「是因為某某某,我才做的」,這樣推卸責任。而蛇呢?蛇應該很不服氣,但在神面前,他更糟,他可能怕到連聲音都吭不出來了!在整個對話當中,有沒有發現他一聲都沒吭?他只會在人面前裝強,但一但神出現,他就是隻收頭烏龜,就算不服,也只能接受神的處罰。這就是魔鬼的真相。看起來很強大,但比起神,他根本不算什麼。可是因為他很狡猾,我們很容易被他騙得團團轉。看起來像一隻恐龍大吼大叫,其實是比一隻亂叫的小狗還沒膽。

 

第三幕:犯罪的後果

(The third scene: The result of sin)

這下好了。大家犯錯了,每個人都該接受懲罰。

蛇:用肚子爬行,食塵為糧。和夏娃的子孫結了仇恨,敵對。

夏娃:生小孩的痛,被男人統治

亞當:為了生活,辛苦工作,直到死亡為止

可是最悲哀的是被趕出了原本住的好好的伊甸園...,因為神說「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,能知道善惡; 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,就永遠活著。」這部分,debate很多。有人認為,「生命樹」和「智慧樹」是同一顆,有人認為是完全不相關的兩棵樹。我個人認為是不相關的兩棵樹,因為在聖經中,這兩棵樹是隔開被敘述。在第二章九節,敘述說神在伊甸園的中央部,種了「生命樹」和「智慧樹」。有人認為「生命樹」有可能是「不老不死」的樹。也就是說,亞當和夏娃可以常常來吃這棵樹的果子更新生命,防自然界的「老化」現象,因此可以防老,不死,是生命的來源。很有趣的是,在聖經裡,並沒有敘述說「神叫他們不能吃生命樹的果子」,因此這棵樹也包括在「可以食用的果樹」之一。老實說,我有點不懂為何神想說人吃了這棵樹的果子會「不死」,因此將他們趕出伊甸園。這可能需要一些更深的聖經知識和聖經背景知識,所以我不在這裡討論「生命樹」的意義。但,我以我有限的知識判斷,以及看了一些解說,因為「生命樹」的存在,人才會時時刻刻記住,神就是我們生命更新的唯一來源。斷了這根源,人就會死。因此,「吃了智慧樹,你就會死」這樣的敘述的緣故。那麼,「神不要趕他們出伊甸園,繼續讓他們吃生命樹就沒事啦」,可能有人會這麼想。但我不認為。或許這看起來是很殘酷的處罰方式,但,神是有信用,必須說到做到。不能小孩犯錯了,還一直給他糖果吃。我們當父母的,這道理應該是很清楚。「智慧樹」或許就是神給我們的「界限」,就像我們也會給小孩界線一樣,「你可以享受所以一切,除了XXX」。因為,XXX會讓我們有害,雖然我們可能看不到因為我們智慧有限,但那後果是對我們不好的。一旦過了那被禁止的界限,就會有相當的後果。我認為這是神對人的教育。可是人還是踏過神的底線了。所以接受處罰是應當的,是自然的後果。(注:這是我個人的解釋。)可是神並沒有對人無情。在聖經的一個字,一個自裡,顯出了祂對人的不捨,關心,憐憫和慈愛。在第三章二十一節,神用皮子做了衣服給亞當和夏娃穿。以一個父母的心情而言,這真的是傷透了父親的心啊。看著兩個可憐犯錯的孩子,為了讓他們學習,必須給他們處罰,送他們離開。但又看著他們光溜溜,什麼都沒穿,不忍心做了皮衣給他們穿上,還是必須送他們離開...。想到這情景,真是讓我心疼不已。就這樣,從那時候,原罪降到我們身上,曾此,我們不再能住在伊甸園裡。但,這不是絕望,不管事情看起來多麼糟,神一定會留一條路給我們。

 

這是我今天的感想。我發現這樣讀經很有趣。我看著榎本牧師的「舊約聖經一日一章」這本書,我發現他的注意的點,和我不一樣。其實也不需要一樣,因為神透過聖經對每一個人說的話會不同。(但原則不變。)祂的話語是我們的心靈的糧食,所以每個人今天需要的心靈的養分不同,因此收到的靈糧就會不同。榎本牧師重點注意到「因為罪近入的人的生命,(男)人所做的工作都是虛空的。」他說:「我們為了活而工作,但人總有一天會死亡,那麼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在勞動?有人說是為了子孫而勞動,但那子孫也為了他的子孫而勞動...,那麼這勞動的目的也就是模糊,很虛空。」這是因為這大地已經受了詛咒,若我們一直在為了什麼而勞動,且這勞動裡沒有一絲的祝福,勞動永遠會是只有痛苦。榎本牧師這麼說,『在被詛咒的世界裡,任何勞動都是空虛。只有在祝福的世界裡,所有勞動才能成為喜悅。此處就可看到被稱為「所有祝福的根源」的Abraham的子孫的我們在這世上的存在意義了。』

 

所以,沒錯我們被趕出伊甸園了,但這不是結束,而是開始。此刻,神對人的救恩計劃,開始展現,直到耶穌死而復活,一直到如今未停止,這計劃已然還在進行當中直到福音傳開全世界,全人類為止!願神今日祝福我們雙手的一切勞動,也讓我們將我們獻上祝福別人...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kkerTree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